[閒聊] 房地產有像指數投資一樣的最優解嗎?
大家好
我知道這主題可能有錯板之嫌,但思來想去,想討論的調性跟方向,跟此板還是比較契合。
如果仍然覺得錯板會再自刪
想請問的就是,多數此板板友,對目前投資應該是有一個小小的共識,也就是指數化投資。
用一句話總結,也就是
「不擇時,不擇股,不預測政策,儘早投入全市場」
這件事不能說100%對,也延伸出諸多爭辯,例如要美國還是全球、是否要槓桿、是否要因子
投資等等
然後,我想多數板友還是有個公約數,就是
「對年輕人而言,不擇時投入80-100%VT/VTI + 0-20%BND,雖然不一定是最優解,但肯定是
PR90的投資答案了」
然而,我想聽聽各位投資前輩對於房地產的看法,是否有像指數投資這樣的最優解呢?
我是快而立的年輕人,最近在考慮買房。開始深思這個問題
我自己目前想像是,如果按照過往台灣房市經驗、人類財富持續通膨、以及指數化投資的概
念
那麼一切房產的價格,都是「已反應」的結果。我不該去管未來政策升息降息、不該去在意
少子化蛋黃蛋白的不同、不該猜測不同執政黨對中南部的偏好
因為一切都是已反應在目前的價格。我該做的是儘早把握房產槓桿的機會。
買一間「對我目前工作、婚姻最適合的房子」
背後的邏輯是,每間房產都已被市場的手正確定價,因此我只需選擇最適合我的物件,即是
最優解,不會有冤大頭的問題。
這是我對房地產最初步的想法。
然而,理論跟現實往往不同。指數化投資能運行,是因為眾多條件。例如股票快速撮價買賣
、資訊流通造成多數價格已反應。還有最重要的投資全市場而非單一物件。
台灣房地產畢竟是單一物件,風險較高。且是否一切升降息、少子化、蛋白的未來等等,都
被反應在價格裡了呢?那些掛在591上的物件,會不會根本沒有已反應升降息。
我是否該
1.盡量買能接受的低總價物件,以降低「單一物件風險大」這個後果呢?
2.是否要去做功課,預測升降息、讀房價指數、盡量買在蛋黃區等保值區?做這些努力,會
跟主動基金經理人一樣無用嗎?
(我知道一切還是建立在買自己滿意的物件,不會為了投資而捨本逐末,只是想知道各位看
法)
不知道各位認為,所謂房地產有沒有所謂「簡單優美的最佳解」呢?
謝謝!希望聽到各位高手建議
Ps. 補充,目前有幾個物件在選擇。一個是較適合我,但在眾多房板板友的分析中是未來不
太可能保值的區域。另一間是多數人看好,但較遠,故而迷茫求問。更有人力勸升息量縮價
準備跌,要我再等等。然而,這和我指數投資觀念差異較大
----
Sent from BePTT on my iPhone 15 Pro Max
--
※ 發信站: 批踢踢實業坊(ptt.cc), 來自: 180.217.202.186 (臺灣)
※ 文章網址: https://www.ptt.cc/bbs/Foreign_Inv/M.1728814974.A.8CE.html
留言